近日,在我院承办的河南省2025年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班上,校领导围绕职业教育改革、师德师风建设、模块化课程开发及职业发展历史逻辑与时代机遇等主题,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的专题讲座,不仅帮助参训教师在教学技能上实现了突破与提升,更在思想层面激发了深刻变革,进一步强化了教师们服务国家战略、对接产业需求的使命感。
校长夏新颜以“锚定‘两高四着力’,推进专业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的精准适配”为题进行了分享。详细解读了“两高四着力”战略部署的内涵与意义,强调职业教育要主动对接国家和我省重大战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通过优化专业布局、深化产教融合、推进科教融汇等措施,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需求的精准度。她结合学校实际,分享了河南职院在推动专业优化调整、提升服务产业需求精准度方面的成功经验,为参训教师指明了职业教育改革的新方向。
校党委副书记田华带来了题为“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锻造新时代师德师风”的专题讲座。田书记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师德内核出发,结合会计教师的职业特点,深入剖析了当前师德师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从规范到信仰的锻造路径。她强调,会计教师要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潜心教书育人,同时坚守廉洁自律,将廉洁从教作为终身必修课。田书记的讲座内容丰富、案例详实,为参训教师上了一堂生动的师德师风教育课。
副校长肖珑以“教产相融、模块化课程开发新方法”为题,为参训教师带来了详尽的讲解。她从模块化课程的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及现实情况出发,详细介绍了模块化课程的设计理念、开发流程及教学实施策略。肖珑指出,模块化教学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路径之一,通过模块化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与重组,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她还分享了学校在模块化课程改革方面的具体做法和成功经验,为参训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副校长任枫轩以“面向人人的职业教育:发展历史逻辑与时代机遇”为题,系统梳理了中国职业教育从古代农牧手工艺传承到近现代体系形成的历史脉络,强调其与产业升级的紧密关联。他指出,当前职业教育需顺应数字经济需求,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通过“专业+产业+技术”三维融合,重构课程体系与产教协同模式。结合河南职院实践,他分享了“分类精准培养”“一生一规划”等创新经验,提出以数智化工具赋能教学场景,助力学生复合型能力养成。为参训教师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历史借鉴与实践路径。
此次“双师型”教师培训系列专题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参训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知识与实战经验,也为全省职业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学院将继续以高质量的教师培训为抓手,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河南省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供稿:陈惠亭 审稿:赵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