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面对中国“风景这边独好”的发展现状,以提出“历史终结论”而全球闻名的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不得不无奈地承认“中国模式的有效性证明,西方自由民主并非人类历史进化的终点,人类思想宝库要为中国传统留有一席之地”。

  与此相对应,当前中国社会各层面越来越多的人,对国家的发展满意度持续走高,对未来的道路更是信心高涨。面对这样的情形,党员同志,你是否思考过这样的问题:我们为什么选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为什么能走得稳、走得好?人民对这条道路的自信来自哪里?

 

道路自信植根于历史的选择。“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关键在于什么样的道路能够解决时代的主题,实现历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30多年、60多年、170多年、5000多年,这一组时间数字,表明中国道路的背后支撑是中华民族的全部历史,这是中国道路深厚的历史底蕴。

   道路自信植根于人民的意愿。中国道路承载人民期待。走什么路,根本上反映的是人民的意志,而不是哪个人、哪个政党的主观愿望。近代以来,人民曾经给了所有救国之路充分展示的机会,比较和争论不绝如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能最终脱颖而出,根本原因在于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现实也充分证明,中国道路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由之路,承载着、实现着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期待,因而焕发青春活力,充满勃勃生机。

   道路自信植根于成功的实践。实践的成功是最大的自信源泉。发展道路的选择,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而国家发展走什么样的路,当然可以也应该借鉴他山之石,汲取别国经验,但是必须靠自己走出来,依赖别人的拐杖走不好自己的路。中国道路在前进过程中经历了各种严峻考验,创造了世人瞩目的“中国奇迹”,无论是同自身纵向比,还是同改革开放之初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横向比,成绩都足够令人自豪。这条道路打破了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对西方路径的简单依赖,同时也破解了改革与传承、发展与稳定、开放与自主等难题,从而使我们比历史上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道路自信植根于文明的担当。中国道路立足于中国在文明方面的独特国情。面对近代中华文明遭受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起抗争。经过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奋斗,中华文明的复兴呈现新的格局与气象。中国道路秉承和平主义传统,倡导多极化、多样性,倡导和而不同、合作共赢,代表的正是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正确方向。当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以及“一带一路”大手笔式的实践,均体现了中国道路对于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自觉担当。

   道路自信植根于未来的拓展。自信不是自满。当前,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其严峻性不容忽视,但这些问题都不能成为动摇道路自信的理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指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同时,我们党深刻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明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国梦使中国道路前进目标更加清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方位地巩固和发展了中国道路。越走越宽的中国道路,自然赋予人民对未来更加坚定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