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谆谆嘱托,凸显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的是传承和发展红色基因,把高校建设成为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的思想高地,成为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接班人的筑梦高地,成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主要引领者和担当者,从而凝聚更多正能量、激发更大创造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
建设思想高地,要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要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大学治理机制。要把坚持立德树人作为高校发展的立身之本,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建设思想高地,要传承红色基因。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奋斗、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意识形态、思想路线、精神境界、理想信念以及光荣传统和作风气派。大学要履行好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关键在于传承和发展红色基因,表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中国大学的自信要植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主流价值观和文化,承担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
建设思想高地,要充分汲取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培养有中国文化之根、有中国文化底蕴、有中国魂的人,就要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对历史,面对未来。
“笃行信道,自强不息”。高校要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筑梦高地,就要坚持立德树人,授道解惑,使得大学生成为明道、信道、传道的时代骄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高校党委重视红色文化进课堂,筑牢思想阵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建立红色实践教育基地,积极构建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红色基因“四位一体”的人才培育新模式,培养有理想、有道德、能担当,具有红色基因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提升学生的获得感,促进学生又红又专全面发展。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应当敢于直面现实,决不能失去理论自觉,导致失语、失势、失魂,必须积极主动抢占话语权,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解读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把高校建设成为实现大学生人生价值的筑梦高地,就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创新实践育人工作机制。十八大以来,西安邮电大学党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共筑精神高地”,积极探索党建进学生公寓工作,形成“三个一”新模式,即“一栋公寓一个站,努力建成育人四阵地;一个党员身份,履行五种角色;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六项活动”。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三个作用”,即发挥各学院党委(党总支)的领导服务作用、百名先进教师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学生党员的主体建设作用。目前,在全校22栋学生公寓中创建党员工作站,实现思想引领为先导,红色文化全覆盖。
建设筑梦高地,就要加大创建中国特色一流大学的力度。中国大学要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要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中国伟大的革命传统从历史的丰富性中最终孕育出这些重大问题的答案,其所蕴含的“遗传密码”和生命线,以及先进前瞻性特征和实践批判性特征,驱使中国共产党的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公民价值准则不断超越既有迈向高远。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扎根中国大地,提供智力支撑,建设思想高地,推动改革开放,是中国大学的重大责任和神圣使命。当代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追梦群体,要把自己的青春和祖国血脉紧紧相连,要在实现人生梦想的过程中养成真正的不畏艰险、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要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以中国精神、中国道路、中国力量为指引,自觉走向自信、自立和自强,从而助推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顺利实现。